《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投资未来,才能赢得未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新方向,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也成为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的关键。面对新一轮前沿科技发展浪潮,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一个重要特点是当前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其孵化培育需要可持续的长期投入,这就对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提出了要求。
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解决“往哪投”的难题。未来产业孵化具有高不确定性、发展具有高成长性、技术具有多路线迭代性,这让“往哪投”成为一个颇有技术门槛的难题。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未来产业遥不可及;一些地方布局未来产业出现“扎堆”苗头,分散发力、缺乏统筹。对此,要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优化未来产业布局,避免各地区各部门“各播各的种,各撒各的肥”,因地制宜真正构建起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培育链条。
要做好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解决“谁领投”的难题。发展未来产业,各级各地政府是“引导者”和“护航人”,要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导向作用。这方面中央已经做出表率:今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达到3708亿元,增长10%,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支持未来产业,还要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支持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各类长线资金依法投资市场化国家级科创引导基金。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弘扬教育家精神顶层设计。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教师这个“第一资源”。四川大学党委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核心要义,将其切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坚持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和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建设,把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写入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期修订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列为学校年度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与举措。学校相关重要会议对弘扬教育家精神进行重点部署,落实情况纳入校内巡视,作为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工作合力,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实落细,为一流大学和教育强国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比特派属于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坚定强国使命。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定强国使命。学校将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教师、导师、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教师围绕“坚守立德树人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如何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等主题开展大研讨,推动教育家精神入脑入心。大力开展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到“西老革”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学习考察、实践服务,通过“听一场专题报告,开展一次座谈交流,形成一份实践报告”,引导教师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升教育强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选送中青年干部教师到定点帮扶、对口支援、部省合建、东西协作等岗位挂职锻炼,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激励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夯实教师党建工作,推广着重考察政治立场、理论武装、立德树人、科研攻坚的教师入党“四看”工作法,强化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到100%。
要鼓励多元投资,解决社会资本“不愿投”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比特派审核中,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与创业种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投入。加大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支持创业投资的合作力度,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投贷保联动等新模式。